赵质洁
城服事业部文旅餐饮公司项目三部经理,中共党员,党龄2年。曾荣获集团2016年、2019年、2022年先进工作者,2022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先锋誓言
信仰如磐,初心如炬,逐光而行
“赵姐,今天中午临时安排了3份桌餐,菜单等您拍板呢!”
“老赵,一会院方要对食堂卫生和用餐情况进行大巡查,准备好迎检。”
“赵经理,‘气动物流’系统准备就绪。”
......
在采访赵质洁的过程中,记者的录音笔里总是时不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小插曲”,电话铃声、调度口令、员工匆匆跑来请示的脚步声不断插入。但赵质洁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左手翻着菜单确认单,右手拨打着工作协调电话,眼神还时不时瞟着食堂大厅上座情况。她就像是团队的定心丸,处理问题、安排工作井然有序、游刃有余,采访也未受到影响。也由此,一位连续九年奋斗不息的女餐饮人的故事便向我们徐徐展开。
初心照亮征程
她坚持“突破不设限,探索不止步”,用创新思维点亮前路。
“这次会展酒店的销售冠军又是赵质洁,销售额达到了百万!”2016年,赵质洁入职集团南湖会展酒店后,这样的赞叹便不时出现。彼时身为酒店销售人员的她,常常为提高酒店营业收入、提升品牌知名度而绞尽脑汁。如何提高会场预定量?如何提升餐饮上座率?如何提高婚宴订单数?这是她每日向自己抛出的“三问”。而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深入洞察市场需求,精准把握客户心理,则是她持续探索并成功递交“百万”订单的“三答”。“只要顾客来,我必定想尽办法促成订单。”正是凭借这股拼劲,赵质洁屡次为会展酒店创收立下功劳。
自2017年开始,赵质洁转战餐饮战线。数年里,在集团多个重点餐饮项目里,她继续展现着勇于突破、不断探索的精神。龙泉素膳项目上,她结合菜品功效精心编撰养生故事,让每道菜品成为可食用的文化读本;足球酒店内,她依据足球主题巧妙构思餐品名称,让前来用餐的顾客喜笑颜开;约会时光主题餐咖内,有她精心设计的场景氛围和特色餐品;皮影乐园亲子餐厅中,融入了她对亲子餐品持续创新的精妙构思。
“年轻人追求浪漫,孩子渴望惊喜,老人热衷怀旧——餐饮的本质在于深度读懂人心。”她感慨道。后来,正是这些项目让她深刻意识到,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义,在于对消费场景的深度共情与精准把握。
匠心铸就品质
她坚持“细节不将就,标准不打折”,用服务匠心坚守铁军精神。
2021年是让赵质洁最为难忘的一年。她勇挑重担,受命组建文旅餐饮公司项目三部。短时间内便迅速搭建起一支专业过硬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单位食堂运营服务工作中。然而,这一年,抗疫的紧急号角骤然吹响,深度地考验着这支新团队。无住宿场地,大家就把桌椅拼凑在一起;生活用品短缺,她们就几人共用一套洗漱用品。克服了重重困境后,赵质洁便带领团队迅速调整状态,积极应对供餐难题。在食材采购受限的情况下,她们精心规划菜单、巧用食材。从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初现,到深夜万籁俱寂之时,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用心用情为那些在特殊时期坚守岗位的人们送去了累计5400多份餐品,也送去了温暖与力量。也正是那每天准时到达的三餐,让那段晦暗的日子,日日有了期盼。
当再次与家人相拥团聚时,已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五月。凛冽寒冬时身上厚重的棉袄,早已悄然换成了轻薄的春装。说到这段经历时,赵质洁几次噤声,眼含泪水。而当时共同奋战的同事们,也都成为了各自心中如生死战友般重量的存在。
温度彰显情怀
她坚持“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探索出兼顾成本与温度的餐饮新路。
今年2月份,因工作业务扎实,人又踏实肯干,赵质洁临危受命,带领团队接手某医院食堂承包任务。6000余平方米的食堂,每日要接待近2000名医患人员就餐,消耗食材近2000斤。食堂所采用的数字化运转系统,以及严格的工作标准,给赵质洁及其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前期入驻阶段,需要短时间内快速熟悉繁杂的工作内容。在项目交接过程中,她快速掌握了复杂的数字化系统核心技术,让交接工作变得顺畅有序;在日常工作推进中,她既能积极按照院方的要求开展工作,又能主动为团队设定更高目标,在极短时间内就赢得了院方及医患人员的高度认可;在员工培训中,她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团队成员树立标杆;在节约成本环节,她绞尽脑汁,精打细算,力求每一分资源都能发挥最大效益,全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在赵质洁的眼中,医院食堂里的食物,不仅是能量,更会带来希望。当记者采访餐厅内正在用餐的心内科5病室的张先生时,他毫不吝啬地夸赞道:“这里的餐品价格公道,实惠、量大,服务人员又十分热情,让我心里感觉很温暖。”赵质洁表示:“下一步,食堂还会针对不同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比如手术室医护人员用餐时间紧张,或是部分医患人员无法前往食堂就餐等情况,特别推出专属送餐服务。”此举不但让食物温度不减,更让人情持续升温。
九年间,赵质洁一路追光、逐梦前行。当问及让她在每段工作中都能做到得心应手的秘诀时,她笑答:“无非是把每个项目都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干。”或许,这正是她能守住餐饮人初心的答案。技术可以迭代,但对事业的忠诚、对温暖的追求,永远需要一颗赤子之心来守护。
采访刚刚结束,赵质洁几乎是用“冲”的速度,又奋战在了食堂的档口前线。“张姐来啦,今天咱们又有芹菜叶的菜饽饽了,给您装几个......”
我想,正是源于对这份事业的满腔热爱,赵质洁始终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让身边每一个靠近她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那份乐观进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