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江
农发集团农发沙石峪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中共党员,党龄2年。曾荣获集团2014年度先进个人、2016唐山世园会百名优秀人物、2018年南湖时代盛装启幕活动优秀工作者、2020年度劳动模范、2022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先锋誓言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走近王大江,看到的永远是工地上忙碌奔波的身影和安全帽下坚毅不屈的脸庞。一直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他,已与集团相伴成长十五载。这个在业务技能上刻苦钻研、在安全管理中严谨认真的“七零后”老大哥,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理念,用汗水浇筑基石,用脚步丈量工期,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从当年的“精神小伙儿”到如今的两鬓渐染白霜,从“专一隅”的工程师到“多面手”的管理者,他在工作中不断攀登高峰、勇往直前的信念源自何处?从他一路走来的历程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攻坚克难 扎根一线迅速成长
时光回溯至2010年底,占地1253亩、总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的南湖西北片回迁安置项目工程刚刚开始施工建设。32岁的王大江入职集团,来到该项目管理部,负责水暖工程管理,开启了他在集团的奋斗之旅。
为确保群众按时回迁,工程划分了20个组团、6个施工单位同时进场,开展24小时连续施工。王大江每天需要对接监理、施工、项目、设计等多家单位,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现场督导施工情况,召开工作调度会议,以工地为家,以项目为伴,一干就是两年,直到项目顺利交付。岁月晒黑了他的皮肤,也练就了他出色的专业素质和组织能力。
▲此图摄于2020年,左为王大江,背景为南湖西北片回迁安置项目
回想起那段时光,王大江仍感慨万分:“很庆幸也很骄傲,那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曾留下了我走过的脚印和洒下的汗水。这是极其宝贵的成长机会,我将终生难忘。”
真抓实干 精品工程精益求精
做一名干实事、实干事的项目人是王大江的职业底色。从南湖金地项目建设到唐山世园会场馆投用,从南湖生态示范区规划施工到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改造装修,从铁路源头游站点工程实施到唐山新体育中心兴建落成,王大江坚信,干工程的要想成功,没有捷径,唯有真抓实干,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他组织项目团队群策群力,严格落实设计管理、施工管理、成本控制和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通过定人定责,盯紧盯实关键工序,让各项标准落到实处。现置业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李振国提起他时,仍连连称赞:“王部长的专业性特别强,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带着我们这帮同事摸爬滚打,没出现过任何纰漏,是我学习的榜样。”
创新求变 乡村振兴步履不歇
大江大河奔腾向新,奋斗脚步永不停歇。因工作出众,2024年初,王大江调至农发集团,负责南孙庄文旅乡村民宿——赵新庄·桃里项目的施工建设。他坚持计划统筹在前,通过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充分了解项目设计内容、工程做法、材料选用等情况,不断完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方合理交叉作业,切实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抢抓对外运营时间节点,王大江创新思维,将装配式集装箱的加工安装搬到了项目营地施工现场,与本应后续施工的营地景观工程同步开展,有效缩短了工期,确保了项目的精彩呈现。
作为集团深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力作,沙石峪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综合体民宿项目建设的重担落在了王大江的肩上。因沙石峪村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材料运送困难,作业面有限,施工难度很大。他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组织施工、设计、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持续降低施工环境影响,最终按时完成了工作任务。当问起工作心得时,王大江说:“工作中随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但要培养大局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更要做到方法灵活,讲艺术、讲方法、讲策略,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如今,阚田村绿色零碳发展示范村项目的施工工程已全面铺开。如何推动乡村振兴项目更加高效经济建设,更好助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是王大江正在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路成长、一路生花。王大江亲身经历了集团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波澜壮阔。作为与集团同呼吸共命运的员工,在集团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党员骨干,“感恩、责任、奋进、荣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早已深深埋在了他的心中。他说:“看着日夜兼程完成的一个个重大项目,对我而言满是收获。我将在工程管理的领域里一直走下去,为了我值得为之奋斗的企业和毕生挚爱的事业。”
近两个小时的交流,笔者看到了王大江对集团、对工程管理工作的那份责任、坚持和热爱,也找到了最初的答案——
是有多少深沉的热爱,才可抵这岁月漫长!